根据今天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对超过 300 万患者的研究,手术后出现心律异常的人随后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增加。
异常的、通常是快速的心律被称为心房颤动 (AF),该研究表明,无论手术是否为心脏病,手术后发生 AF 的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都会增加。
在接受心脏手术的 76,536 名患者中,14,365 名(18.8%)发生了术后 AF,与未发生 AF 的患者相比,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增加了三分之一。在 2,929,854 名无心脏病史且因非心脏相关疾病而接受手术的患者中,23,763 名 (0.8%) 发生 AF,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翻了一番。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威尔医学系医学副教授 Parag Goyal 博士说:“据我们所知,我们的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它表明术后房颤与未来心力衰竭住院有关。这可能意味着心房颤动是潜在但尚未检测到的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或者这可能意味着心房颤动本身有助于未来心力衰竭的发展。虽然这项研究无法具体解决这些机制中的哪一种在起作用,但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将激发未来的工作,探索我们重要发现中所见的潜在机制。
“无论机制如何,我们的研究表明,术后心房颤动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实体,值得关注并纳入决策。最重要的是,患者和医生需要对术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更加警惕。手术性心房颤动。那些确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来治疗心力衰竭的其他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狭窄。”
高达 40% 的心脏手术患者和 2% 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术后 AF。医生倾向于将其视为由手术压力引发的良性事件。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术后 AF 与长期问题有关,例如中风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尽管到目前为止,关于其与随后的心力衰竭相关的证据有限。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