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北京高考满分作文】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说‘安’”,要求考生围绕“安”字展开思考,可以从历史、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这一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在当年的高考中,一篇题为《说“安”》的作文因其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而被评为了满分作文。该文从“安”的多义性入手,结合历史人物、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展现了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对这篇满分作文的及分析:
一、
该作文以“安”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
1. “安”是生活的基础:文章开头引用《论语》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指出“安”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安定。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人对“安”的追求,说明“安”是人生的基本需求。
2. “安”是心灵的归宿:文中引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安”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对王维、苏轼等文人的分析,展示“安”在文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3. “安”是社会的基石:文章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安”。通过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强调“安”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整篇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既有文化底蕴,又贴近现实,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表格形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描述 |
| 作文标题 | 《说“安”》 |
| 作者 | 不详(因高考作文匿名) |
| 年份 | 2007年 |
| 考题 | “说‘安’” |
| 主题 | 探讨“安”的多重含义及其在人生、社会中的意义 |
| 结构 | 分三段论述:生活基础、心灵归宿、社会基石 |
| 语言风格 | 文雅流畅,引用古诗文,富有文化底蕴 |
| 思想深度 | 深刻揭示“安”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与社会层面的 |
| 评分 | 满分作文(北京高考最高分) |
三、写作特点分析
1. 立意高远:不局限于表面解释“安”,而是深入探讨其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2. 引经据典:大量引用经典文献,如《论语》《庄子》《诗经》等,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 结构严谨: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4. 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句式多样,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说“安”》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其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更因为其思想深刻、立意高远。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也是一篇具有启发性的文化散文,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