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包头空难重要人物】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分公司的一架MD-82客机(航班号MU5106)在从包头机场飞往上海的途中坠毁,造成机上53人全部遇难。此次事故是中国民航历史上一次严重的空难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方、调查人员及涉事单位负责人成为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对“2004包头空难重要人物”的总结与梳理:
一、事件背景简述
该航班原定从包头机场起飞,目的地为上海虹桥机场。飞机在起飞后不久便失联,并最终在包头市附近坠毁。事故原因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天气条件、飞行员操作、飞行管理等多个层面。
二、重要人物一览表
| 序号 | 姓名 | 身份/职位 | 与空难关系说明 |
| 1 | 李志刚 | 机组成员(副驾驶) | 在事故中不幸遇难,是本次航班的副驾驶,负责协助机长完成飞行任务。 |
| 2 | 张建平 | 机长 | 本次航班的正驾驶,飞行经验丰富,事发时正在操控飞机。 |
| 3 | 马明 | 东航云南分公司总经理 | 作为公司负责人,需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并参与后续的调查与善后工作。 |
| 4 | 王振华 | 民航总局安全监察司负责人 | 参与国家层面的事故调查,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
| 5 | 刘文斌 | 包头机场负责人 | 作为事发地机场的管理者,需配合调查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
| 6 | 李伟 | 事故调查组组长 | 主导事故调查工作,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技术分析和责任认定。 |
| 7 | 王晓峰 | 气象预报员 | 提供事发当天的气象信息,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关键依据。 |
| 8 | 张强 | 飞行数据记录器(黑匣子)提取者 | 负责提取和初步分析飞行数据记录器,为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
三、总结
2004包头空难不仅是一次航空事故,也引发了对飞行安全管理、飞行员培训、气象预警系统等多方面的反思。在这起事件中,众多相关人员被卷入其中,他们的角色和职责在事故调查和后续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重要人物的梳理,可以看出,空难背后往往涉及复杂的多方因素,而不仅仅是单一责任人的失误。因此,加强航空安全管理、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仍是民航业持续努力的方向。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背景或事故调查细节,可参考当时的官方调查报告及新闻报道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