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题目】2018年是中国高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时代感。这些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注重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以及文化传承的思考。以下是对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 省份 | 作文题目 |
| 全国卷I | “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 |
| 全国卷II | “幸存者偏差” |
| 全国卷III | “改革开放” |
| 北京卷 | “新时代新青年” |
| 上海卷 | “被需要” |
| 江苏卷 | “生活中的品与味” |
| 山东卷 | “诚实的价值” |
| 广东卷 | “风度” |
| 浙江卷 | “浙江精神” |
| 天津卷 | “器” |
| 四川卷 | “我的时间” |
二、题目分析与特点
1. 贴近现实,关注时代背景
如全国卷III的“改革开放”,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等,都紧扣国家发展的重大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进程。
2. 强调思辨与逻辑能力
全国卷II的“幸存者偏差”是一个典型的逻辑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理解数据背后的真实含义。
3. 重视情感与价值观引导
如江苏卷的“生活中的品与味”、山东卷的“诚实的价值”等,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感悟,思考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4. 语言表达与文学素养并重
多数题目如上海卷的“被需要”、天津卷的“器”等,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考验其文学修养和思想深度。
三、总结
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呈现出多样化、开放化的特点,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成长的反思。这些题目不仅是一次写作能力的测试,更是一场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对于考生而言,不仅要掌握写作技巧,更要培养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的能力。
通过分析这些题目,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正在逐步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靠拢,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实的思想、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这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