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目】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在各地陆续公布,整体呈现出注重思辨、贴近现实、强调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特点。不同省份的作文题虽有差异,但均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理念展开,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
以下是对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全国卷作文题目
全国I卷:
题目: “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
关键词: 时代发展、个人成长、责任担当
内容要求: 要求考生以书信的形式,写给2035年的自己,探讨国家发展、个人理想、社会责任等话题。
全国II卷:
题目: “幸存者偏差”
关键词: 数据分析、逻辑思维、认知误区
内容要求: 引导考生从一个统计学概念出发,思考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全国III卷:
题目: “改革开放40周年”
关键词: 历史回顾、时代变迁、个人与国家
内容要求: 要求考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二、各省市作文题目(部分)
| 省份 | 作文题目 | 主题关键词 |
| 北京卷 | “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 青年、责任、使命 |
| 上海卷 |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 自我价值、社会关系、情感体验 |
| 天津卷 | “器”与“道” | 文化内涵、哲学思考 |
| 江苏卷 | “花落处” | 意象描写、情感表达、人生哲理 |
| 浙江卷 | “浙江精神” | 地域文化、精神风貌、时代特征 |
三、作文题目特点总结
1. 注重思辨能力:多道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如“幸存者偏差”。
2. 贴近现实生活:如“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3. 强调文化传承:如“器”与“道”、“浙江精神”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重视。
4. 鼓励个性表达:如“花落处”这类诗意题目,鼓励考生发挥想象力与文学素养。
四、备考建议
- 积累素材: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事新闻、历史人物故事,提升写作素材储备。
- 训练逻辑结构:学会构建清晰的论点、论据、结论结构,增强文章说服力。
- 加强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与感染力,避免套话与空话。
- 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动态,提升作文的时代感与现实意义。
通过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注重其思想深度与综合素养。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与思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