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自责什么意思】“引咎自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或失败时,主动承担责任,并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和自责。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责任感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一、
“引咎自责”出自《左传》等古代文献,意指在发生过失或责任事故后,主动承认错误并进行自我批评的行为。它体现了个人的担当精神和道德修养,常用于形容领导、管理者或公众人物在出现问题后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
在现代语境中,“引咎自责”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修正,有助于提升个人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引咎自责 |
出处 | 《左传》等古代文献 |
含义 | 在发生过失或责任事故后,主动承担错误并进行自我批评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领导者、管理者或公众人物在出现问题后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结构(引咎 + 自责) |
近义词 | 自责、认错、负荆请罪 |
反义词 | 推卸责任、逃避责任 |
用法举例 | 他在会议上公开引咎自责,表示对事件负全部责任。 |
现代意义 | 强调责任感、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 |
三、延伸理解
“引咎自责”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道歉,更是一种行动上的担当。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不会推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在职场、家庭或社会关系中,这种态度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推卸责任,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错误,也容易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引咎自责”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有担当,做事要负责任。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使用场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