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来人们引申为“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谦虚好学的态度,鼓励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虚心求教,不因对方身份或知识水平较低而拒绝提问。
“不耻下问”是指一个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学问浅的人请教为羞耻,体现了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一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虚心求教、不拘一格的学习态度。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做人处世的智慧。
表格:不耻下问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原意 | 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
现代意义 | 虚心好学,不因对方身份或能力而拒绝请教 |
使用场景 | 用于表扬他人谦虚好学,或自我勉励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骄不躁、勤学好问 |
反义词 | 自满自足、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
典型例子 | 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学者向普通人请教经验 |
启示 | 学习应保持开放心态,尊重每一个知识来源,提升自身修养 |
通过理解“不耻下问”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避免因自满而错失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