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原文及注释】《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位捕蛇者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赋税之苦。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
一、
本文以“捕蛇者”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因捕蛇而免于赋税,但同时也承受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作者通过对比“苛政猛于虎”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并批评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文章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从捕蛇者的自述到作者的感慨,层层深入,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悲惨命运。
二、原文及注释对照表
原文 | 注释 |
余闻而愈悲。 | 我听了之后更加悲伤。 |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 问他(捕蛇者),他说:“我的祖父死在这里,我的父亲也死在这里。” |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现在我继承这项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差点死过好几次。 |
言之,貌若甚戚者。 | 他说这些话时,脸色非常悲伤。 |
且吾闻古之贤者,不为利动,不为势屈。 | 并且我听说古代的贤人,不会因为利益而动摇,也不会因为权势而屈服。 |
今则不然,贪官污吏,剥民膏血,民不聊生。 | 现在却不是这样,贪婪的官吏剥削百姓,百姓无法生存。 |
余尝疑乎世之所谓仁政者,今乃知其伪也。 | 我曾经怀疑世间所谓的仁政,现在才知道是虚假的。 |
吾与汝同悲,愿天下有道,民无疾苦。 | 我和你一起悲伤,希望天下有道,百姓没有苦难。 |
三、文章主旨
《捕蛇者说》通过一个普通捕蛇者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赋税繁重、官吏腐败、百姓困苦的现实问题。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章用词简练,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叙述到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3. 对比鲜明,寓意深刻:通过捕蛇者与官吏的对比,突出主题思想。
4. 寓言手法,发人深省:虽写捕蛇之事,实为讽喻时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捕蛇者说》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文学佳作。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人民的关怀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始终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