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高飞尽出处原文】一、
“众鸟高飞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时,看到天上的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人,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以下为《独坐敬亭山》的原文及注释,并附上诗句解析与情感表达表格,便于理解与记忆。
二、原文及注释
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 众鸟高飞尽:许多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
- 孤云独去闲:只有一片孤云悠闲地飘走。
- 相看两不厌:我与敬亭山彼此都不感到厌倦。
- 只有敬亭山:世界上只有这座山陪伴着我。
三、诗句解析与情感表达表
诗句 | 解析 | 情感表达 |
众鸟高飞尽 | 描写天空中群鸟飞走,表现出一种空旷、寂静的环境。 | 孤独、落寞 |
孤云独去闲 | 唯一的一片云也悠闲地飘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 寂寥、无奈 |
相看两不厌 | 表达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一种默契与依恋。 | 安慰、慰藉 |
只有敬亭山 | 强调诗人与山之间的深厚情感,突出其孤独中的陪伴。 | 眷恋、深情 |
四、结语
“众鸟高飞尽”作为《独坐敬亭山》的开篇之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静谧,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情寄托。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孤独时的豁达与超然,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