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的陀飞轮是什么意思】陀飞轮是钟表制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最早由瑞士著名钟表大师阿尔伯特·比埃尔(Abraham-Louis Breguet)在1795年发明。它最初是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对机械表走时精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平放置时,重力会使得游丝和擒纵系统产生不均匀的误差。陀飞轮通过将整个擒纵系统(包括摆轮、游丝、擒纵轮等)装在一个旋转的框架内,使其不断旋转,从而平均化重力对机芯的影响,提高走时的精准度。
如今,陀飞轮不仅是一种提升精准度的技术,也成为了高端机械表中的象征性设计元素,代表着制表工艺的巅峰水平。
陀飞轮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一种用于机械表中的装置,通过旋转框架来抵消重力对走时精度的影响 |
发明者 | 阿尔伯特·比埃尔(Abraham-Louis Breguet) |
发明时间 | 1795年 |
主要作用 | 提高机械表的走时精度,减少重力影响 |
结构组成 | 擒纵系统、摆轮、游丝、旋转框架 |
应用领域 | 高端机械表、奢华腕表 |
现代意义 | 不仅是技术体现,更是制表工艺的象征 |
陀飞轮虽然在现代电子表和石英表中已不再必要,但在机械表领域,它仍然是衡量一个品牌制表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奢侈品牌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宝玑等都以配备陀飞轮机芯为荣,展现出其精湛的工艺与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