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乎所以是什么意思】“忘乎所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情绪激动、兴奋或得意时,失去了平常的理智和分寸,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或言语。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一个人在得意忘形时的表现。
一、
“忘乎所以”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闻‘富贵骄人,不如贫贱之交;富贵之交,不如贫贱之交’。今观诸家子弟,皆忘乎所以。”意思是说,看到权贵之家的人得意忘形,失去了应有的谦逊与自持。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取得一定成就或处于优势地位时,因过度自信或骄傲而失去冷静,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常见于日常生活、职场、社交场合等情境中。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忘乎所以 |
拼音 | wàng hū suǒ yǐ |
出处 | 《后汉书·马皇后纪》 |
含义 | 形容人因得意或兴奋而失去理智,行为失当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人因骄傲而失态 |
例句 | 他因为赢得比赛就忘乎所以,连基本的礼貌都不顾了。 |
近义词 | 得意忘形、忘其所以、趾高气扬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保持冷静 |
适用场景 | 日常生活、职场、社交场合等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频率 | 高(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忘乎所以”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若用于批评他人,需注意语气,避免过于严厉。在自我反思时,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保持谦逊与理性。
总之,“忘乎所以”不仅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提醒——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适度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