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写湖水的壮阔景象和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孟浩然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的开头两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八月时节洞庭湖水涨潮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壮观景象。“涵虚”意指湖水包容着虚空,“混太清”则形容湖水与天色融为一体,仿佛没有界限。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无垠,还营造出一种开阔、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接下来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进一步刻画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气蒸”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湖面上蒸腾的水汽弥漫在广袤的云梦大泽之上;而“波撼岳阳城”则将湖水拍击城垣的力量具象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不可抗拒。这两句通过对洞庭湖动态美的描写,突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由景及情,转入抒怀。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引荐,无法施展抱负,只能安于现状,这种处境让他深感羞愧。这里的“圣明”暗指当朝皇帝,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最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以垂钓者自喻,说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成功,自己却毫无作为,只能空怀羡慕之情。这一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失落。
综上所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抒情诗。它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的社会现象。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