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滁州西涧拼音版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身处官场却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复杂情感。

原文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首先,“独怜幽草涧边生”一句中,“独怜”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倾向,他独独喜爱那生长在山涧边的幽静小草,这既是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也是诗人内心孤寂心境的一种反映。“幽草”一词不仅写出了草的形态特点,更暗示了它所处环境的清幽宁静。

接着,“上有黄鹂深树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黄鹂鸟在茂密的树林深处欢快地歌唱,与前面的“幽草”形成鲜明对比,动静结合,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生动。黄鹂鸣叫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为原本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春潮带雨晚来急”,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雨夹杂着涨起的潮水迅速涌来的情景。这里的“急”字不仅表现了雨水和潮水上涨的速度之快,也暗含着一种紧迫感,可能预示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逼近。

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将视角拉回到河岸上,只见荒凉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小船随意地横在那里。这一景象传递出一种无人问津、寂寞冷落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状态或许正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滁州西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更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心灵之歌。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