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释义及出处】“崇山峻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高大险峻的山峦,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宏伟。它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高山地貌,也常被用来比喻艰难险阻或事业的艰巨性。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释义 |
崇山 | 高大的山 |
峻岭 | 陡峭的山岭 |
整体含义 | 形容山势高大、险峻,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比喻困难重重的环境 |
二、词语出处
“崇山峻岭”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自然风光或表达对山川的赞美。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出处:
出处 | 内容(节选) | 说明 |
《水浒传》 | “行了三日,来到一处崇山峻岭之间。” | 描写人物行进途中所见之景,突出山势险要。 |
《三国演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虽未直接使用“崇山峻岭”,但描述了类似意境的山川险峻。 |
《徐霞客游记》 | “登临绝顶,俯瞰群山,崇山峻岭尽收眼底。” | 直接使用该词,体现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三、现代用法与引申义
在现代汉语中,“崇山峻岭”不仅用于描写自然景观,还常用于比喻:
- 事业或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团队或个人面对的巨大挑战
- 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例如:“他穿越崇山峻岭,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
四、总结
“崇山峻岭”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既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语境,它都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含义 | 高大险峻的山 |
出处 | 《水浒传》、《徐霞客游记》等 |
现代用法 | 比喻困难、挑战、毅力等 |
文化意义 | 自然之美与精神象征的结合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出处,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