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高考作文】2012年,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全国共有912万考生参加高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在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成为考生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反映了社会热点与教育理念的变化。
以下是对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及分析:
一、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 省份 | 高考作文题目 | 题型 | 内容简述 |
| 北京卷 | “北京的符号” | 命题作文 | 要求考生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是文化、建筑、人物等角度切入。 |
| 天津卷 | “而对……我……” |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考生补全题目,如“而对压力,我选择坚强”,表达个人经历或感悟。 |
| 江苏卷 | “忧与爱” | 命题作文 | 以“忧与爱”为题,探讨情感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
| 浙江卷 | “我的时间” | 命题作文 |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意义,结合自身经历展开论述。 |
| 山东卷 | “这世界需要你” | 命题作文 | 要求考生围绕“这世界需要你”展开写作,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 |
| 广东卷 | “你想生活的时代” | 命题作文 | 让考生设想自己理想中的时代,并进行理性思考。 |
| 全国课标卷 | “船主与油漆工” | 材料作文 | 提供一个关于船主和油漆工的故事,引导考生思考责任与善举的关系。 |
二、作文特点分析
1. 命题方式多样化
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涵盖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出题风格差异。例如,北京卷以“符号”为主题,更注重文化内涵;而全国课标卷则通过故事材料引发思考。
2. 贴近现实与人文关怀
多数作文题目都涉及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责任、价值观等问题,如“忧与爱”、“这世界需要你”等,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的重视。
3. 鼓励个性化表达
不少题目如“我的时间”、“你想生活的时代”等,鼓励学生从个人视角出发,表达真实感受和独特见解,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套话式写作。
4. 语言要求提高
2012年的作文评分标准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和思想深度,学生不仅要写出内容,还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流畅的表达。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素材
多阅读优秀范文,积累名人名言、历史事件、文化典故等,提升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2. 训练审题能力
对于材料作文,要准确把握题意,明确立意方向,避免跑题。
3. 注重逻辑结构
写作时要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观点明确。
4. 多练习写作
通过模拟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试技巧,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结语
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点在于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是对语文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对于未来的考生而言,理解作文题目的背后意图,掌握写作技巧,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以上内容为原创总结,基于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实际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力求还原当年作文题的特点与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