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宋苏轼古诗赏析译文】《花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影摇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思。
一、诗歌原文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二、
《花影》通过描写花影在不同时间下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重重叠叠上瑶台”描绘了花影如仙宫般层层叠叠地映在墙上;“几度呼童扫不开”则表现了诗人试图扫去花影却始终无法成功,暗示花影的顽固与美丽;“刚被太阳收拾去”写出了日光下花影逐渐消失;“却教明月送将来”则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比作使者,把花影再次送来,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整首诗虽短,却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三、译文与赏析
原文 | 译文 | 赏析 |
重重叠叠上瑶台 | 花影一层层地爬上仙宫般的墙壁 | 以“瑶台”比喻墙面,突出花影的轻盈与梦幻感 |
几度呼童扫不开 | 多次叫孩子来扫,却怎么也扫不掉 | 表现花影的顽固与难以驱散,暗含对自然之力的敬畏 |
刚被太阳收拾去 | 太阳刚刚把它收走 | 写出日光下花影逐渐消失的过程,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 |
却教明月送将来 | 却又让明月把它送回来 | 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情感,表达自然循环的永恒之美 |
四、艺术特色
- 意象新颖:将花影比作“瑶台”,赋予其仙境般的美感。
- 拟人手法:如“太阳收拾去”、“明月送将来”,使自然现象充满生命力。
- 哲理性强:通过对花影变化的描写,反映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
五、结语
《花影》虽为一首小诗,但蕴含丰富的意境与哲理,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的深情厚爱。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光影变化的诗,更是一首寄托心灵感悟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