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承欢膝下是什么意思】“承欢膝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陪伴、侍奉的情景。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与孝顺之情。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承欢 | 指子女让父母感到高兴、快乐 |
膝下 | 古代指父母的脚下,引申为父母身边 |
整体含义:指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陪伴,使父母感到欣慰和快乐。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贤者有献于君,忠臣有忠于主,孝子有孝于亲,此三者,人之大节也。今陛下圣德日隆,天下归心,臣愿以死效命,承欢膝下。”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
常见搭配 | “承欢膝下,尽孝道”、“常伴父母左右,承欢膝下”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孝顺父母、奉养双亲、侍奉左右 |
反义词 | 背井离乡、远走他乡、不孝子孙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聚会 | “孩子毕业后回到家乡,每天陪在父母身边,真正做到了承欢膝下。” |
文学作品 | “古人常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真正的自然,是承欢膝下,安享天伦。” |
教育场合 | “我们要教育下一代懂得孝顺父母,做到承欢膝下。” |
五、总结
“承欢膝下”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成语,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陪伴。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承欢膝下”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承欢膝下 |
含义 | 子女在父母身边尽孝、陪伴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用法 | 书面语、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孝顺父母、奉养双亲 |
反义词 | 不孝子孙、背井离乡 |
使用场景 | 家庭、文学、教育等 |
通过了解“承欢膝下”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