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旧个税比较】2018年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中国正式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税”),并配套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原有的个税制度进行了全面调整。此次改革不仅涉及税率结构、扣除标准,还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等新内容,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促进社会公平。
以下是对2018年新旧个税制度的对比总结,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改革后的变化。
一、基本概念对比
| 项目 | 旧个税(2018年前) | 新个税(2018年起) |
| 起征点 | 3500元/月 | 5000元/月 |
| 税率结构 |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
| 扣除项目 | 仅基本费用扣除 | 基本费用+专项附加扣除 |
| 计算方式 | 按月计算 | 按月或按年综合计税 |
| 税务申报 | 由单位代扣代缴 | 个人可自行申报 |
二、主要变化说明
1. 起征点提高
旧个税规定每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部分需纳税,而新个税将起征点提升至5000元,意味着更多人不再需要缴纳个税,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明显。
2. 税率结构优化
旧个税采用九级税率,最高边际税率为45%;新个税改为七级税率,最高边际税率为45%,但税率档次更合理,降低了中高收入者的税负压力。
3. 引入专项附加扣除
新个税首次引入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减轻了家庭负担。
4. 综合计税方式
旧个税为分类计税,即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分别计算;新个税实行综合计税,将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合并计算,更加公平合理。
5. 税务申报方式变化
旧个税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无法参与;新个税允许个人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自行申报,增强了透明度和自主性。
三、实际影响分析
- 对中低收入者有利:起征点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使得许多工薪族税负大幅下降。
- 对高收入者影响有限:由于税率结构未有明显变化,高收入者仍需承担较高税负。
- 对纳税人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新个税要求纳税人提供更多信息,如子女教育、房贷信息等,增加了申报复杂性。
四、总结
2018年的个税改革是中国税收制度的一次重要升级,从起征点、税率结构到扣除项目都进行了全面调整。这次改革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也推动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对于普通纳税人而言,理解新个税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享受政策红利。
| 项目 | 变化方向 |
| 起征点 | 提高 |
| 税率 | 优化 |
| 扣除 | 增加 |
| 计税方式 | 综合 |
| 申报方式 | 自主 |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的新个税制度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改进,是近年来个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