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是什么意思】“好逸恶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行为。这个成语由“好逸”和“恶劳”两个部分组成:“好逸”指的是喜欢安逸的生活;“恶劳”则是讨厌劳动、不愿意付出努力。整体意思是: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在日常生活中,“好逸恶劳”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上进心、不愿吃苦、只想享受的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个人成长,也可能对团队或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好逸恶劳 |
拼音 | hào yì è láo |
释义 |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夫士有‘好逸恶劳’之性。”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批评他人 | “他总是好逸恶劳,工作从不认真负责。” |
自我反思 | “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也容易好逸恶劳,需要改正。” |
教育孩子 |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避免他们好逸恶劳。” |
三、延伸理解
“好逸恶劳”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也可以反映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如果一个群体普遍好逸恶劳,可能导致生产力下降、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影响整体发展。
因此,提倡勤奋、自律、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克服“好逸恶劳”倾向的重要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逐步摆脱这种消极心态,实现自我提升。
四、总结
“好逸恶劳”是一种负面的行为倾向,强调对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劳动的排斥。它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对社会进步构成阻碍。了解这一成语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加以警惕和改正,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