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释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治国、处世的重要理念。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遵循正道、施行仁政,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如果违背道义、行不义之事,则会失去人心,只有少数人愿意支持。
这一观点强调了“道”的重要性,即道德、正义和民心在政治与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是对统治者的警示,也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了“道”在人际关系、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得道者因合乎天理、顺应民心而获得广泛支持;失道者则因违背正义而陷入孤立。这句话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
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得道 | 失道 |
含义 | 遵循正道、施行仁政 | 违背道义、行不义之事 |
结果 | 获得多数人支持 | 只有少数人支持 |
心态 | 仁爱、公正 | 残暴、自私 |
治国效果 | 国家安定、百姓安居 | 国家动荡、百姓离心 |
历史案例 | 如周文王、孔子等 | 如秦二世、纣王等 |
现代意义 | 强调道德与民心的重要性 | 提醒人们要遵守规则与正义 |
结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更是现代生活中值得借鉴的原则。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组织管理,坚持正义、尊重他人、赢得信任,才能获得长久的支持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