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什么意思】“一丝不苟”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非常认真、细致,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这个成语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他做文章一丝不苟,字字斟酌。”意思是说他在写作时非常严谨,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下面是对“一丝不苟”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一丝不苟 | 指做事认真细致,连最微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做事的态度严谨、细致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一”和“丝”是量词,“不苟”是动词) |
近义词 |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差 |
反义词 | 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 |
学习环境 | 她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日常生活 | 爷爷做木工活总是十分细致,从不马虎,真是一丝不苟。 |
四、情感色彩与适用对象
项目 | 内容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表达对认真态度的赞赏 |
适用对象 | 适用于人或做事的态度,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五、总结
“一丝不苟”是一个表达严谨、细致态度的成语,常用于赞扬他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出的认真精神。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对事情的尊重和重视。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