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符其实的词语解释名符其实的词语解释是什么】一、
“名符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能力、品质相符。然而,由于其结构中“符”字容易被误写为“副”,导致许多人将其误写作“名副其实”。这种写法虽然在日常口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在正式场合中,正确的写法应为“名符其实”。
本篇文章将对“名符其实”的含义、用法、常见错误以及正确写法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词语。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名符其实 |
拼音 | míng fú qí shí |
释义 | 声名与实际相符,表示真实可靠。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实至名归、货真价实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
常见错误 | 将“符”误写为“副”,即“名副其实” |
正确写法 | 名符其实(“符”意为符合、相称)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评价人、事、物等,强调实际与名声一致 |
例句 | 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专家,对行业有深入研究。 |
三、补充说明
“名符其实”中的“符”字,是“符合”的意思,而不是“副”的意思。因此,在正式写作中,应避免使用“名副其实”的写法。虽然在某些地区或非正式语境中,“名副其实”也被接受,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名符其实”才是标准写法。
此外,该成语常用于褒义语境,用来肯定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价值和声誉。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四、结语
“名符其实”是一个意义明确、使用广泛的成语,正确理解其含义和写法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词语,并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