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之僮僮是什么意思】“被之僮僮”出自《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仲侯叔,侯季惟父,御夫其君。乃命厥后,载锡之光。躬秉义穑,是刈是获,载谋载惟,取彼残贼,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奉于天,有昭于民。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自求多福。”
其中,“被之僮僮”中的“被”意为“披”,即穿着;“僮僮”形容高大、端庄的样子。整句意思是:身着整齐的服饰,恭敬而庄重地侍奉君王。
“被之僮僮”原意是指身穿整齐、庄重的服饰,表现出一种恭敬、肃穆的态度。这句话常用于古代礼仪场合,强调臣子或百姓对君王的尊重与忠诚。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衣着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敬意与责任感的体现。
表格说明: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语境 |
被 | bèi | 披,穿 | 《诗经·周颂·载芟》 | 表示穿着某种衣物 |
之 | zhī | 的 | —— | 连接词,表示所属关系 |
僮僮 | chōng chōng | 高大、端庄的样子 | —— | 形容人的姿态庄重 |
被之僮僮 | bèi zhī chōng chōng | 穿着整齐、庄重的服饰 | 《诗经》 | 多用于描述臣子对君王的恭敬态度 |
总结:
“被之僮僮”是古代用来表达对君王或上级尊敬的一种方式,强调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虔诚。它不仅是礼仪的一部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秩序与尊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