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内径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规格分别有哪些】在机械加工、测量与检验过程中,千分尺是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千分尺主要分为内径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两大类。它们的规格通常以测量范围和精度来划分,不同规格适用于不同的工件尺寸和测量需求。
一、外径千分尺常见规格
外径千分尺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外圆直径或厚度,其测量范围一般为0~25mm、25~50mm、50~75mm等,常见的规格如下:
测量范围(mm) | 精度(mm) | 适用场景 |
0~25 | 0.01 | 小型零件测量 |
25~50 | 0.01 | 中小型零件测量 |
50~75 | 0.01 | 中型零件测量 |
75~100 | 0.01 | 大型零件测量 |
100~125 | 0.01 | 大型机械部件测量 |
此外,也有特殊设计的长测量杆千分尺,用于测量较深孔或复杂结构的外径。
二、内径千分尺常见规格
内径千分尺用于测量孔的内径或槽宽等内部尺寸,通常配有可调测量头,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孔。常见的规格包括:
测量范围(mm) | 精度(mm) | 适用场景 |
5~30 | 0.01 | 小孔测量 |
30~50 | 0.01 | 中孔测量 |
50~80 | 0.01 | 大孔测量 |
80~125 | 0.01 | 较大孔测量 |
125~180 | 0.01 | 特殊大孔测量 |
部分内径千分尺还支持扩展测量头,以适应更大范围的孔径测量。
三、选择建议
- 外径千分尺:适用于测量轴类、圆柱体等外表面尺寸,选择时应根据工件最大尺寸确定测量范围。
- 内径千分尺:适用于测量孔、槽等内部结构,需注意测量头的适配性和测量稳定性。
四、总结
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各有其适用范围和规格标准,正确选择合适的规格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件的尺寸、形状以及测量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