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谁写的】《三国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这部书的作者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虽然《三国志》在后世广为流传,但许多人对其作者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人误以为是罗贯中所著,这与《三国演义》混淆了。
以下是对《三国志》及其作者的总结:
一、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分为《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它主要记录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220年—280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包括曹操、刘备、孙权等重要人物的生平和功绩。
该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历史,注重史实,较少加入文学修饰,因此在史学界有较高的可信度。不过,由于成书于西晋时期,部分内容可能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偏颇。
二、作者介绍
陈寿(约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曾在蜀汉任职,后来归顺西晋,担任过著作郎、治书御史等职。陈寿在整理和编纂历史资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除了《三国志》,他还编写过《诸葛亮集》等作品。
三、常见误解
很多人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混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而《三国志》则是正史,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三国志》 |
| 作者 | 陈寿(西晋) |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3世纪(西晋时期) |
| 体例 | 纪传体断代史 |
| 卷数 | 共65卷(魏30卷、蜀15卷、吴20卷) |
| 记载时期 |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
| 语言风格 | 简洁、客观、重史实 |
| 历史地位 |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
| 常见误解 | 被误认为是罗贯中所著(实际为《三国演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三国志》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其作者陈寿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这一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