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翻译及原文】《先妣事略》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文章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敬爱之情。以下为《先妣事略》的原文、翻译以及总结内容。
一、原文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氏,太学生之妻也。性温婉,善持家。每岁收谷,必先以米粥养亲,而后自食。其舅尝病,母尝汤药,夜不寐。人称其孝。
母生三子,长曰归有光,次曰归某,幼曰归某。有光年七岁,母教之书,未尝倦。每夜燃灯,坐于床前,教诵诗书。
母卒于嘉靖二十三年,年四十七。葬于某山之阳。有光哭之甚哀,作此志以记之。
二、翻译
《先妣事略》
归有光
我的母亲周氏,是太学生(归有光父亲)的妻子。她性格温和贤淑,善于管理家庭。每年收获粮食时,她总是先用米粥奉养长辈,然后自己才吃饭。她的舅舅曾经生病,母亲亲自熬药,整夜不眠。人们都称赞她的孝顺。
母亲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叫归有光,次子叫归某,幼子叫归某。归有光七岁时,母亲就教他读书,从未感到疲倦。每天晚上点灯,坐在床边,教他诵读诗书。
母亲去世于嘉靖二十三年,享年四十七岁。安葬在某山的南面。归有光非常悲痛地哭悼她,写下这篇志文来纪念她。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先妣事略 |
作者 | 归有光(明代) |
主题 | 回忆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 |
母亲形象 | 温婉贤淑、孝顺勤俭、教育子女有方 |
写作背景 | 母亲去世后,归有光为其立传 |
文章风格 |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翻译特点 | 原文简练,翻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意 |
价值意义 | 展现传统家庭伦理,体现儒家孝道精神 |
四、结语
《先妣事略》虽篇幅短小,却情真意切,体现了归有光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位普通母亲的美德,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亲情的珍视。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