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是什么意思】“犊”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它主要指幼小的牛,尤其是出生不久的小牛。在某些情况下,“犊”也可以用来比喻年幼、缺乏经验的人或事物。以下是对“犊”的详细解释和相关用法总结。
一、基本含义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dú |
字形 | 犊 |
部首 | 牛 |
本义 | 幼小的牛,通常指出生1-2年的牛 |
引申义 | 比喻年幼、不成熟的人或事物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子 | 解释 |
名词 | 这头犊长得很快。 | 指小牛 |
比喻 | 他太年轻,还像一头犊。 | 比喻人缺乏经验 |
成语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比喻年轻人勇敢无畏,不惧权威 |
三、相关词语与扩展
词语 | 含义 | 说明 |
牛犊 | 小牛 | 与“犊”意义相同 |
犊子 | 小牛;也可用于称呼小孩 | 带有亲昵或轻蔑意味 |
犊牛 | 幼牛 | 多用于农业或畜牧业中 |
四、文化与文学中的“犊”
在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犊”常被用来象征纯真、弱小或新生的力量。例如: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描绘的是一个牧童与牛的场景,其中“牛”虽未直接使用“犊”,但体现了对牛的描写。
- “初生牛犊不怕虎”——出自《三国演义》,强调年轻人的勇气与冲劲。
五、总结
“犊”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最常见的是指幼小的牛。在现代汉语中,它也常被用来比喻年幼或不成熟的个体。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比喻,都体现出汉语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犊”的含义与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语言的趣味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