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指甲草的有效除草剂选择】石指甲草(学名:Carpobrotus edulis),又称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杂草,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其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对农田、果园及绿化带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是控制石指甲草的关键。
本文将总结目前较为有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方法,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帮助农业工作者和园艺爱好者更高效地进行除草管理。
一、有效除草剂总结
1. 草甘膦(Glyphosate)
- 属于广谱内吸型除草剂,能有效抑制石指甲草的生长。
- 适用于非选择性除草,但需注意对周围作物的可能影响。
- 使用浓度一般为20%~30%,喷施时应避开风天,以提高药效。
2. 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
- 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针对禾本科杂草,对石指甲草也有一定效果。
- 常用于果园、葡萄园等非耕地除草。
- 推荐用量为50~75 g/亩,可与其它除草剂混用增强效果。
3. 氟磺胺草醚(Fluometuron)
- 土壤处理剂,具有较好的土壤残留效果,适合在播种前使用。
- 对石指甲草幼苗有较强抑制作用。
- 通常用量为100~150 g/亩,需充分混土后使用。
4. 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 具有触杀和部分内吸作用,适合用于杂草萌发期的防治。
- 对石指甲草的叶部有较好效果。
- 推荐用量为50~100 g/亩,喷洒时应均匀覆盖。
5. 百草枯(Paraquat)
- 快速触杀型除草剂,对石指甲草有显著效果。
- 但对人体和动物有毒,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 一般推荐浓度为20%~30%,喷施后应避免人畜接触。
二、除草剂对比表
除草剂名称 | 类型 | 作用方式 | 防效效果 | 适用场景 | 推荐用量 | 注意事项 |
草甘膦 | 广谱内吸 | 内吸传导 | 强 | 非选择性除草 | 20%~30% | 避免接触作物,防飘移 |
精喹禾灵 | 选择性 | 触杀+内吸 | 中等 | 果园、绿化带 | 50~75 g/亩 | 不宜与有机磷类混用 |
氟磺胺草醚 | 土壤处理 | 土壤残留 | 强 | 播种前处理 | 100~150 g/亩 | 需混土使用,防光解 |
乙氧氟草醚 | 触杀+内吸 | 触杀为主 | 中等 | 杂草萌发期 | 50~100 g/亩 | 喷施需均匀,避免积水 |
百草枯 | 快速触杀 | 触杀为主 | 强 | 田间快速除草 | 20%~30% | 有毒,需严格防护 |
三、小结
石指甲草的防治需根据具体环境和种植需求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对于大面积或非选择性除草,草甘膦和百草枯是常见选择;而在果园、绿化带等需要保护作物的环境中,精喹禾灵和乙氧氟草醚更为适宜。同时,合理使用剂量和操作规范是保证除草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
建议在使用前查阅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手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