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黄的简单介绍】塔黄(学名:Rheum tanguticum),又称藏边大黄、红大黄,是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如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塔黄因其药用价值高而被广泛采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塔黄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岩石缝隙中,适应寒冷、干燥的环境。其根和根茎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药材,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便秘、发热、疮毒等症状。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塔黄 |
学名 | Rheum tanguticum |
英文名称 | Tangut Rhubarb |
科属 | 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 |
分布地区 | 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 |
生长环境 | 高山草甸、岩石缝隙,海拔3000米以上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大,呈心形或卵形;花小,淡绿色或白色 |
药用部位 | 根及根茎 |
药用功效 | 泻热通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
传统用途 | 治疗便秘、发热、疮毒、跌打损伤等 |
现状与保护 | 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逐渐减少,部分地区已列入保护名录 |
塔黄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植物之一。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合理采收与人工栽培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未来,塔黄在医药、生态及经济方面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