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妻子的古义

2025-09-16 08:48:56

问题描述:

妻子的古义,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8:48:56

妻子的古义】“妻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丈夫的配偶,是婚姻关系中的女性一方。然而,在古代汉语中,“妻子”的含义与现代有所不同,甚至在某些时期和语境中,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妻子”。了解“妻子”的古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用法,避免误解。

一、总结

在古代,“妻子”一词并非总是指“丈夫的配偶”,而是更多地指“妻与子”,即“妻子和孩子”的合称。这种用法在先秦至汉代较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妻子”逐渐演变为专指“丈夫的配偶”,而“妻”则成为更为常见的称呼。

二、表格:妻子的古义与现代义对比

时期/朝代 “妻子”含义 说明
先秦 妻与子 指夫妻二人及子女,如《诗经》中“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汉代 妻与子 仍多用于泛指家庭成员,如《史记》中“妻子家室皆无”。
魏晋南北朝 妻与子 仍有此用法,但开始出现“妻”单独使用的现象。
唐代 妻与子 仍为常用词,但“妻”逐渐独立使用。
宋代 妻与子 此时“妻子”仍可指家庭整体,但“妻”已为主流称呼。
明清 妻子(配偶) “妻子”逐渐专指“丈夫的配偶”,“妻”也常用于正式场合。

三、延伸说明

在古代文献中,若看到“妻子”一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例如:

- “妻子俱逃”:可能是指“夫妻都逃走了”,而不是“妻子一个人逃走”。

- “妻子贫贱”:可能是指“家庭贫困”,而非仅指妻子本人贫穷。

因此,在阅读古文时,应避免将“妻子”简单等同于现代的“妻子”,而应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四、结语

“妻子”的古义体现了古代汉语中词语意义的演变过程。从“妻与子”到“妻子的配偶”,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结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观念的变迁。了解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也能提升对汉语发展规律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