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写尽。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比喻事情多得写不完,后多用于形容罪恶之多,无法列举。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释义 | 比喻罪行极多,难以写尽。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罪恶、坏事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
反义词 | 微不足道、寥寥无几、一笔带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罪行 |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最终被判处死刑。 |
批评行为 | 这些官员的贪污腐败罄竹难书,必须严惩。 |
文学描写 | 小说中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惨状,罄竹难书。 |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记录多”:有人误以为“罄竹难书”只是表示“写不完”,而忽略了其强烈的负面含义。
- 忽略历史背景:该成语最早用于描述战争或政治上的罪行,现代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四、总结
“罄竹难书”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罪行或坏事之多,难以全部列举。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通过了解其来源和用法,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