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吕岩原文】一、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即吕洞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描绘了一位牧童在夕阳下放牧的悠闲景象。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牧童纯真、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这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与“返璞归真”的理念。吕岩作为道教八仙之一,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此诗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二、原文及赏析表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牧童吕岩原文 |
作者 | 吕岩(吕洞宾)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原文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字数 | 20字 |
创作背景 | 吕岩晚年隐居山林,追求道家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此诗可能为他隐居时所作。 |
主题思想 | 表现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 |
艺术特色 |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2. 用自然景物烘托人物心境; 3. 对仗工整,节奏流畅。 |
主要意象 | 草、野、笛、晚风、黄昏、蓑衣、月光 |
情感基调 | 悠然自得,恬淡宁静 |
三、结语
《牧童》虽只四句,却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牧歌图。吕岩借此诗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道家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此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古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