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文言文怎样翻译】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经典语句,如“苛政猛于虎”这样的句子。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是孔子与弟子子路之间的一段对话,用来表达对当时社会暴政的批判。下面将从原文、译文、词义解析和语言特点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 译文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曰:“吾闻之也,‘苛政猛于虎’,今夫子之言,亦犹是也。” 子曰:“然,吾尝闻之矣。昔者,有妇人不哭其子,而哭其舅姑,其夫死,其母丧,其女出,其子娶妻,其子死,其母哭之。夫子曰:‘此非人情也,故曰“苛政猛于虎”。’” | 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让年老的人安心,让朋友信任我,让年幼的人得到关怀。” 子路说:“我听说过‘苛政比老虎更凶狠’,现在您的话,也像是这样。” 孔子说:“是的,我曾经听人说过。过去有一位妇女,她不为自己的儿子哭泣,却为公婆哭泣;她的丈夫死了,母亲去世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娶了妻子,儿子又死了,母亲因此哭泣。孔子说:‘这不是人之常情,所以说是‘苛政猛于虎’。’” |
二、词义解析
词语 | 释义 |
苛政 | 残酷的统治或苛刻的政策 |
猛于虎 | 比老虎还要凶猛 |
安之 | 使……安心 |
信之 | 使……信任 |
怀之 | 使……得到关怀 |
三、语言特点
1. 简洁凝练:文中语言简短,多用四字结构,富有节奏感。
2. 寓意深刻:通过对比“苛政”与“虎”,强调政治压迫的危害远大于自然界的猛兽。
3. 引用典故:通过讲述一个具体故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总结
“苛政猛于虎”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也是对后世治理者的警示。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不应建立在残酷的压迫之上,而应以人为本,注重仁爱与公平。
内容要点 | 说明 |
出处 | 《礼记·檀弓下》 |
含义 | 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凶狠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暴政或不合理制度 |
现代意义 | 强调法治与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苛政猛于虎”这一文言句子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帮助我们在学习古文时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