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辞赋,表达了他辞官归隐的决心与情怀。以下是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翻译:
我家境贫困,耕种和种植不足以维持生活。家中孩子众多,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的办法尚未找到。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去做县令,虽然心中有所向往,但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恰逢有出使四方的机会,诸侯以仁慈爱护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我的贫困,推荐我在一个小县城任职。当时天下还未安定,我心里害怕远行,而彭泽离家仅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因此我就去做了这个官职。
过了几天,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归乡念头。为什么呢?我的天性本就自由自在,不是勉强自己可以改变的;即使饥饿寒冷迫近,违背自己的意愿也会让自己身心俱疲。曾经为了谋生而从事官职,实际上是被口腹之欲驱使。想到这些,我感到惆怅愤怒,深深愧对平生的理想。我还希望再干满一年,到时候收拾行装连夜离开。不久,程氏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怀着悲痛的心情急赴奔丧,于是请求辞职。从仲秋到冬天,我在任不过八十多天。由于事情顺遂心意,我将这篇辞赋命名为《归去来兮》。
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最终选择回归自然,过上了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