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传统文化,幼儿园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
以下是一份针对幼儿园的端午节活动方案总结,包含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4. 增强家园共育,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二、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时间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目标 |
上午9:00-9:30 | 端午故事会 |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 认识端午节的起源,激发兴趣。 |
上午9:30-10:00 | 粽子手工制作 | 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用纸折粽子或用橡皮泥捏粽子。 | 锻炼动手能力,体验传统习俗。 |
上午10:00-10:30 | 艾草香包DIY | 幼儿亲手缝制小香包,放入艾草等材料,用于驱蚊避邪。 | 增强动手能力,感受传统风俗。 |
上午10:30-11:00 | 端午知识问答 | 教师提出关于端午节的问题,如“端午节是哪一天?”、“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等。 | 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认知能力。 |
上午11:00-11:30 | 户外游戏:赛龙舟 | 模拟龙舟比赛,幼儿分组进行接力赛,模仿划船动作。 | 增强团队合作,体验节日氛围。 |
三、活动准备
1. 物资准备:彩纸、橡皮泥、艾草、布料、针线、小木棍等手工材料;端午节主题背景板、PPT课件等。
2. 环境布置:教室悬挂五彩绳、艾草、粽子挂饰,营造节日氛围。
3. 人员分工:教师负责讲解、指导和组织活动,保育员协助整理材料和维持秩序。
四、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工具。
2. 根据幼儿年龄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
3.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提前与家长沟通活动内容。
五、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端午节知识。
2. 发放“端午节亲子任务卡”,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包粽子或制作香包。
3. 活动后可开展“我眼中的端午节”绘画或手工作品展示。
通过本次端午节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本次活动能为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为幼儿园的文化教育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