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出处和译文】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稼说送张琥》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主张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然后精炼吸收;在长期积累之后,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该句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教育、写作、科研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厚积薄发”的智慧。
二、出处与译文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出处 | 宋代·苏轼《稼说送张琥》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意义 | 广泛观察,精炼选取;深厚积累,适时释放 |
现代解释 | 学习要广泛涉猎,但要有选择地吸收;积累要扎实,但要用得恰到好处 |
应用领域 | 教育、写作、科研、个人成长等 |
相关典故 | 《庄子·逍遥游》中“九万里风鹏正举”,强调积累与爆发的关系 |
三、延伸理解
“博观而约取”并非意味着盲目地广泛阅读,而是指在大量阅读和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筛选、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厚积而薄发”则强调内在的积累是外在表现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准备之后,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出色的成果。
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学生、学者还是职场人士,都应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避免急功近利,追求持久的发展与突破。
四、结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仅是古人治学的态度,更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应有的心态。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唯有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