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训】“复旦大学校训”是该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积淀与教育理念。校训不仅是一句简洁的口号,更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复旦大学的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校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志向的坚定、提问的严谨以及思考的贴近实际,体现了复旦大学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校训
项目 | 内容 |
校训原文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出处 | 《论语·子张》 |
含义解释 | 博学:广泛学习,拓展知识;笃志:坚定志向,持之以恒;切问:深入提问,不浮于表面;近思:认真思考,贴近现实 |
教育理念 | 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实践与思考相结合 |
精神内涵 | 倡导求知、立志、质疑、反思的学习态度 |
校训的意义与影响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仅是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对于教师而言,则意味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旦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将这一校训作为办学的重要指导原则,推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校训不仅塑造了校园文化氛围,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复旦人不断追求卓越。
通过这一校训,复旦大学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开放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