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及译文】《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宣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因无法正面回答而转移话题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孟子巧妙地揭示了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勇于承担责任的道理。
一、
“王顾左右而言他”意指当一个人被问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便故意转移话题,把注意力引向别处。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回避问题、不敢正面应对的态度。
在《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贤者亦有乐乎?”孟子借古喻今,指出贤者之乐在于与民同乐,而非独享富贵。齐宣王未能正面回应,反而将话题转向其他方面,表现出其不愿直面责任的心态。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王曰:“贤者亦有乐乎?” | 齐宣王问:“贤人也有快乐吗?” |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 孟子回答:“有。如果人民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就会埋怨他们的君主。” |
不得而不非其上者,无也。 | 如果人民得不到好处却不责怪君主,是不存在的。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齐宣王看着左右的人,把话题转开了。 |
三、启示与思考
“王顾左右而言他”不仅是对齐宣王行为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统治者责任感缺失的讽刺。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不应逃避,而应正视并积极解决。无论是个人还是领导者,都应该具备担当精神,勇于面对现实和挑战。
同时,这则故事也体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即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福祉息息相关,统治者只有真正关心民众,才能赢得民心,实现长治久安。
结语:
“王顾左右而言他”虽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某些现象,也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面对困难与责任,我们应当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