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什么意思】“夙夜在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勤于公务、日夜为公事操劳。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意思是早晚都在为公家的事情操心,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夙夜在公 |
拼音 | sù yè zài gōng |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 |
含义 | 早晚都在为公事操劳,形容勤于公务、尽职尽责 |
用法 | 通常用于褒义,形容人敬业、无私奉献 |
近义词 | 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
反义词 | 悠闲自在、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
二、使用场景
“夙夜在公”多用于描述官员、公职人员或领导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辞辛劳的态度。例如:
- 领导干部夙夜在公,深受群众爱戴。
- 他为了工作夙夜在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敬业精神,也传递出一种对公共事务的高度责任感。
三、文化意义
“夙夜在公”源自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为官者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倡导。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职场中保持敬业精神,积极履行职责。
四、总结
“夙夜在公”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表达了对公职人员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肯定。它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职场,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