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原文及拼音】《浣溪沙·端午》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词作。该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与作者的情感,既有对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一、原文内容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纱,
良辰佳节又逢蛇。
艾虎钗头,香蒲角黍,
年年角黍祭灵槎。
彩线细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旧时风俗,今朝依旧,
犹记当年楚客家。
二、拼音标注
中文词语 | 拼音 |
轻汗 | qīng hàn |
微微 | wēi wēi |
透碧纱 | tòu bì shā |
良辰 | liáng chén |
佳节 | jiā jié |
又逢蛇 | yòu féng shé |
艾虎钗头 | ài hǔ chāi tóu |
香蒲角黍 | xiāng pú jiǎo shǔ |
年年 | nián nián |
角黍 | jiǎo shǔ |
祭灵槎 | jì líng chá |
彩线 | cǎi xiàn |
细缠 | xì chán |
红玉臂 | hóng yù bì |
小符 | xiǎo fú |
斜挂 | xié guà |
绿云鬟 | lǜ yún huán |
旧时 | jiù shí |
风俗 | fēng sú |
今朝 | jīn cháo |
依旧 | yī jiù |
犹记 | yóu jì |
当年 | dāng nián |
楚客 | chǔ kè |
三、
《浣溪沙·端午》是一首描写端午节风俗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佩戴艾虎、悬挂符咒、包粽子等。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体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文化情怀。
此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后人了解古代端午节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现代,这首词仍然被广泛传诵,成为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浣溪沙·端午 |
作者 | 苏轼 |
创作年代 | 宋代 |
主题 | 描写端午节风俗及怀旧情感 |
代表意象 | 艾虎、香蒲、角黍、彩线、小符 |
表达情感 | 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语言风格 | 简练含蓄,富有画面感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中国古代端午节的风俗与人文情怀 |
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端午节的浓厚氛围,也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