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原题为“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一首以扬州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为背景,抒发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词作。该词不仅展现了姜夔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历史现实。
一、
《扬州慢·淮左名都》以扬州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为背景,描绘了战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昔日盛景的怀念。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词中通过“冷落清秋节”、“尽荠麦青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是姜夔婉约风格的典型代表。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扬州慢·淮左名都 |
作者 | 姜夔(南宋) |
词体 | 词牌名:扬州慢 |
创作背景 | 南宋时期扬州因战乱而荒芜,词人目睹此景,感时伤怀 |
主题思想 | 抒发对国家动荡、城市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语言凝练、情感深沉、结构严谨 |
代表句子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文学地位 | 南宋词坛代表作之一,姜夔婉约词风的典范 |
风格特点 | 婉约含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 |
三、结语
《扬州慢·淮左名都》不仅是姜夔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南宋社会动荡与文人情怀的真实写照。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扬州的历史变迁,也能体会到词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