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文言文翻译】一、
《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放鹤亭”的环境与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文中以“放鹤”为线索,描绘了亭中主人与鹤的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本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苏轼山水散文中的代表之作。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是对全文的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的对照,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元丰元年十月十二日,予自黄州徙汝州,过金陵,登钟山,见有亭焉,问其名,曰:“放鹤亭。” | 元丰元年的十月十二日,我从黄州调任汝州,路过金陵,登上钟山,看到一座亭子,询问它的名字,有人说:“这是放鹤亭。” |
予曰:“此地幽绝,可以养鹤。” | 我说:“这里景色幽静,适合养鹤。” |
遂命工治之,为亭于山椒,以望江之南。 | 于是命令工匠修建它,在山顶建了一座亭子,用来眺望长江的南岸。 |
每旦夕,鹤鸣于其间,声清而远,闻者心旷神怡。 | 每天早晨和傍晚,鹤在亭中鸣叫,声音清脆悠远,听的人心情舒畅。 |
或谓予曰:“此鹤非尔所养,何以能至此?” | 有人对我说:“这只鹤不是你养的,怎么能到这里来呢?” |
曰:“吾不养之,而使之自得;不拘之,而使之自适。” | 回答说:“我不养它,而是让它自由自在;不束缚它,而是让它随性而行。” |
予曰:“善!夫养鹤者,贵其自得也。” | 我说:“好啊!养鹤的人,最重要的是让它们自由自在。” |
于是为之记。 | 于是为此写下了这篇记文。 |
三、总结
《放鹤亭记》虽短,却寓意深远。苏轼借“放鹤”之事,表达了他对自然、自由与闲适生活的追求。文章通过对放鹤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对照,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文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