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道而重远下一句是什么】“任道而重远”出自《论语·泰伯》篇,是孔子对曾子的评价之一。这句话原意是说曾子能够承担重任,并且志向远大。在古代文化中,“任道”指的是肩负道义和责任,“重远”则表示目光长远、志向高远。
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相关句子以及扩展解读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一、
“任道而重远”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对弟子曾子的高度评价。其下一句为“仁以为己任”,意思是把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整句话表达了曾子不仅有担当,还以仁爱为己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在古代文学和教育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有责任感和远大的志向。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反映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泰伯》 |
原句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下一句 | “仁以为己任” |
含义 | 担负重任,志向远大;将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 |
作者 | 孔子(通过曾子之口) |
文化背景 |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与责任 |
应用场景 | 教育、励志、个人修养 |
相关人物 | 曾子(孔子弟子) |
三、扩展解读
“任道而重远”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古文,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具备“任重而道远”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保持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仁以为己任”更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责任的结合。一个人如果只注重能力而不讲仁德,就容易走向功利主义;反之,若只讲仁德而无担当,则可能流于空谈。因此,真正的“任道而重远”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结语:
“任道而重远”是古代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实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也要心怀责任与仁爱,做一个有担当、有远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