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同仇敌忾意思】“同仇敌忾”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团结一致、情绪激昂、誓死抗争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为:“同仇敌忾,临大难而不惧。”意思是:大家有着共同的仇恨,对敌人充满愤怒,面对重大困难也不畏惧。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同仇敌忾 |
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ài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释义 | 指众人共同对敌人怀有强烈的仇恨和愤怒,齐心协力进行反抗或斗争。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集体行动或群体情绪,如国家、团体、民族等面对外敌时的表现。 |
近义词 |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仇敌忾 |
反义词 | 内耗分裂、各自为政、互不关心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国家面临外敌入侵 | 在国家危难之际,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 |
团队面对挑战 | 面对市场压力,团队成员同仇敌忾,积极应对困难。 |
民族团结抗争 |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多次在民族危机中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
三、词语特点总结
1. 情感强烈:表达的是强烈的愤怒与仇恨情绪。
2. 群体性:强调“众人”的共同意志,非个人行为。
3. 正向意义:多用于褒义语境,体现团结与奋斗精神。
4. 历史厚重感:常与国家、民族、正义等宏大主题相关联。
四、结语
“同仇敌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人类在面对威胁时的团结与勇气,是中华文化中极具力量的语言表达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词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携手共进,坚定信念,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