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的原文及翻译】一、
“朝为田舍郎”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自遣》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其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句尤为经典,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从平民到显贵的迅速转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通过科举或机遇实现阶层跃迁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这首诗的原文进行展示,并提供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历史背景。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早上还是乡野间的农夫,傍晚就已经登上朝廷的高位。 |
谁不文章出,谁不文章得。 | 谁能不靠文章成名?谁能不因文章获得功名? |
只是前人多富贵,后人多贫穷。 | 只是前面的人大多富贵,后面的人却常常贫穷。 |
但看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 只看那后浪推动前浪,世间的新人们不断取代旧人。 |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自遣》是罗隐在晚唐时期所作的一首抒情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诗中通过对人生起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尤其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句,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可能,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此外,“后浪推前浪”这一说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时代更替、新旧交替的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朝为田舍郎”的诗句虽短,却蕴含深意,体现了古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观察。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原文与翻译,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古人的智慧,也能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发。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