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妆组词】在古诗词中,词语的运用往往富有意境和美感。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中有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其中“妆”字不仅体现了柳树的柔美姿态,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本文将围绕“妆”字展开,结合其在古诗中的常见用法及组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妆”字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装饰、打扮”,二是“妆扮、装扮”。在古诗词中,“妆”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美丽、精致,具有较强的审美意味。例如“妆成”表示打扮好,“妆台”指女子梳妆的地方,“妆点”则有点缀、修饰之意。
在“碧玉妆成一树高”这一句中,“妆”字用作动词,意为“打扮、装饰”,形象地表达了柳树如美女般被精心打扮,显得格外秀丽。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诗句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除了“妆”字本身,常见的与“妆”相关的词语还有“妆容”、“妆饰”、“妆奁”、“妆台”等,这些词语多用于描述女性的外貌或生活场景,体现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重视。
二、相关“妆”字组词表
组词 | 含义解释 | 示例句子/出处 |
妆成 | 打扮好,装饰整齐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妆台 | 女子梳妆的桌子 | 妆台镜里画眉深 |
妆饰 | 装饰、打扮 | 妆饰华丽,引人注目 |
妆点 | 点缀、装饰 | 山川妆点,风景如画 |
妆容 | 女子的容貌、面容 | 妆容素雅,气质出众 |
妆奁 | 女子梳妆用的器具 | 妆奁精美,陈设有序 |
妆束 | 装饰、打扮 | 妆束得体,端庄大方 |
妆扮 | 扮装、装扮 | 妆扮成仙,飘逸脱俗 |
三、结语
“妆”字在古诗词中不仅是简单的动词或名词,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通过对“妆”字相关词语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与艺术表达方式。无论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婉约之美,还是“妆台”“妆饰”等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诗词中的词汇运用,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