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是当年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该试卷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等多个部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下是对该试卷的总结与答案整理,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复习。
一、试卷结构概述
| 题型 | 分值 | 题目数量 | 考查内容 |
| 基础知识 | 30分 | 8题 | 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文学常识等 |
| 古诗文默写 | 5分 | 1题 | 默写古诗词名句 |
| 阅读理解 | 40分 | 3篇 |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
| 文言文阅读 | 15分 | 2题 | 文言文翻译、内容理解 |
| 写作 | 50分 | 1题 | 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 |
二、各部分答案汇总
1. 基础知识(共30分)
| 题号 | 题目 | 答案 |
|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qiǎo)无声息 |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锲而不舍 |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C.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
| 4 |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 5 |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他总是高谈阔论,却从不脚踏实地 |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
| 7 | 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C. “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了拟人 |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B.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对” |
2. 古诗文默写(共5分)
题目:请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3)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 阅读理解(共40分)
现代文阅读(15分)
- 题号9-12:文章主题为“珍惜时间”,考查学生对主旨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 答案要点:
- 9. 文章通过对比不同人的生活态度,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 10. 作者引用名人名言是为了增强说服力。
- 11.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 12.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时间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文阅读(15分)
- 题号13-16:文章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 答案要点:
- 13.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包括环保、节能、政策支持。
- 14. 文章主要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
- 15. 造成新能源汽车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充电设施不足。
- 16. 举例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如公交车、出租车等。
议论文阅读(10分)
- 题号17-20:文章论述“坚持”的重要性。
- 答案要点:
- 17. 论点是“成功离不开坚持”。
- 18.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式。
-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
- 20. 联系实际谈谈坚持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4.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题号21-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原文节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案要点:
- 21. 解释“说”字的意思:同“悦”,高兴。
- 22. 这段话出自《论语》,作者是孔子。
- 23. 翻译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5. 写作(共50分)
题目: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 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思路建议:
- 开头:点题,引出回忆;
- 中间:详细描写事件经过,突出人物情感变化;
- 结尾:升华主题,表达感悟。
三、总结
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同时加强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通过对试卷的系统分析与答案整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与方法。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备考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