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的解释】“志当存高远”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难以成就大事。它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坚定信念,勇于追求卓越。
一、原文出处与含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含义 | 没有志向的人,无法成就任何事业;志向远大,才能推动人不断前行。 |
二、字面解释
- 志:志向、抱负。
- 当:应当、应该。
- 存:保持、怀有。
- 高远:高远的目标、远大的理想。
整句话的意思是:人应当怀有远大的志向,并且要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
三、现实意义
方面 | 解释 |
个人成长 | 高远的志向能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不断学习和进步。 |
职业发展 |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规划人生路径,避免盲目努力。 |
社会贡献 | 远大的理想往往能推动社会进步,如科学家、企业家等。 |
心理激励 | 在遇到困难时,远大的志向能成为坚持的动力来源。 |
四、历史人物举例
人物 | 成就 | 体现“志当存高远”的表现 |
岳飞 | 抗金名将 | 志在收复河山,恢复中原,一生忠诚报国。 |
诸葛亮 | 三国名相 | 年少立志辅佐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王阳明 | 哲学家 | 少年立志成圣成贤,最终开创心学体系。 |
五、如何践行“志当存高远”
步骤 | 说明 |
明确目标 |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设定清晰的人生方向。 |
坚定信念 | 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保持内心的力量。 |
不断学习 | 提升能力,为实现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实践行动 | 将志向转化为具体行动,脚踏实地前进。 |
六、总结
“志当存高远”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更是现代人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指引。它提醒我们:只有胸怀大志,才能走出平凡,走向卓越。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保持对理想的执着,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