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不为鲈鱼鲙”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原句为:“张季鹰(张翰)为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鲙,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而归。”这句话表达了张翰在仕途与个人志趣之间的抉择,强调了人生应追求内心的满足和自由,而非被功名所束缚。
一、
“此行不为鲈鱼鲙”不仅仅是一句关于饮食的感叹,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即在面对现实压力时,选择回归本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如陶渊明、苏轼等,都在不同层面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这一典故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内心追求而放弃世俗成就的人,具有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它也可以引申为一种对生活质量、自我实现的重视。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识鉴》 |
原文 | 张季鹰……遂命驾而归。 |
含义 | 表达人生应追求内心满足,而非功名利禄 |
人物 | 张翰(字季鹰) |
背景 | 晋代,张翰因思乡之情而辞官归隐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哲学 |
现代引申 | 可理解为对自由、理想、生活质量的重视 |
相关人物 | 陶渊明、苏轼等均有关于“归隐”或“适意”的表达 |
三、结语
“此行不为鲈鱼鲙”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要忘记内心的声音,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鲈鱼鲙”,活出真正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