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意思】“敝帚自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自己并不珍贵的东西也十分珍惜,甚至有些固执地不愿舍弃。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张释之传》:“夫士或有不羁之才,而无贵显之位,其志未尝不欲得其所志也;然则其心未尝不自爱也,是故虽贱而自尊,虽贫而自重,虽愚而自贵,虽陋而自珍。”后来演变为“敝帚自珍”,意指自己用的破扫帚也觉得宝贵,比喻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非常珍惜。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出处 | 《汉书·张释之传》 |
释义 | 指自己用的破扫帚也觉得宝贵,比喻对自身所有的东西都十分珍惜,即使并不值钱或并不完美。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对自己不值钱的东西也格外珍惜,有时带有一点讽刺意味。 |
近义词 | 珍视旧物、爱惜旧物、恋旧 |
反义词 | 舍弃旧物、轻视旧物、抛弃旧物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日常生活 | 他虽然穷,但一直舍不得扔掉那把破旧的椅子,真是敝帚自珍。 |
文学作品 | 她对童年时的旧书包情有独钟,简直是敝帚自珍。 |
批评语境 | 他对自己的观点从不接受批评,简直是敝帚自珍,难以沟通。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褒义:虽然“敝帚自珍”可以表示珍惜,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贬义,表示固执、不识好歹。
2. 与“敝帚千金”混淆:后者更强调“即使是破扫帚也价值千金”,多用于赞美对方重视自己,而“敝帚自珍”更强调自我珍视。
四、总结
“敝帚自珍”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自身拥有的事物时,应理性看待其价值,既不应盲目珍惜,也不应轻易放弃。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珍惜是美德,但过度的执着则可能成为前进的阻碍。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